针对痕量二氧化硫的绿色高效脱除,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邢华斌教授实验室与国外课题组合作提出阴离子阵列杂化多孔材料(SIFSIX材料)深度脱除混合气体中痕量二氧化硫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Ultrahigh and selective SO2 uptake in inorganic anion-pillared hybrid porous materials”近期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DOI: 10.1002/adma.201606929,featured as Frontispiece,IF=19.791)。SIFSIX材料是一类由无机阴离子(SiF62-)柱撑的三维框架材料,受限孔道内有序排列的无机阴离子具有较强的静电环境,可以选择性地识别二氧化硫分子。通过精细调控材料孔径及无机阴离子的空间排列,可以进一步强化孔道表面原子与二氧化硫的静电/偶极相互作用以及二氧化硫分子之间的客体-客体相互作用,在孔道中形成紧密排列的“二氧化硫团簇”,从而实现对痕量二氧化硫的深度脱除。在常温常压下,该类材料对二氧化硫的吸附容量为11.01 mmol g-1,是现有报道材料中吸附容量最高的材料。当SO2浓度仅为2000ppm时,吸附容量可达2.3 mmol g-1,同样是历史最高水平。理想溶液模型理论计算(IAST)表明SIFSIX材料对SO2/CO2、SO2/N2、SO2/CH4均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其中SO2/CO2的IAST分离选择性是现有报道中的最高值(86-89)。通过穿透实验对分离性能进行了验证,对于含2000 ppm SO2的SO2/CO2、SO2/N2混合气体,SIFSIX材料可以深度脱除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高纯的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此外,水稳定性实验及循环实验均表明SIFSIX材料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及稳定性。
本文第一作者是崔希利博士(导师邢华斌教授),通讯作者是杨启炜副研究员、美国UTSA的Banglin Chen教授和邢华斌教授。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No. LR13B06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1436010)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301500)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606929/full